Published on

通过辨析去学习

Reading Time

5 min read

辨析是一种学习技巧,我经常使用这种方式。找出一个概念中的两个类似的事物,然后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。人们设置类似事物并不是多余的,通过辨析可以找到它们背后的逻辑。

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家里买了一本书,叫《汉语联想词典》, 这本书甚至连豆瓣词条都没有。它大概是一本通俗版的《说文解字》,里面按部首索引汉字,通过汉字的字源字形讲述它们的本义引申义。这让只接触过《新华字典》的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阅读过程中,汉字的六种造字法从一些模糊的印象变得清晰起来。 我对里面的同源近义字尤其感兴趣,它虽名为「词典」,我却把它当成了书来阅读,学会了一堆近义辨析:

  • 「木」分两半,左为「爿」,右为「片」
  • 窗在天为「窗」,在壁为「牖」
  • 双扇为「門」,单扇为「户」
  • 长尾曰「鸟」,短尾曰「隹」

我觉得这太好玩了,以前从来不知道,也没想过。于是看完这本词典以后,语文里的汉字题对我来说就再也没难度了。也发现了知识不是独立的,两个事物对照着学,比单学一个,掌握得更深。

举个例子,《说文》曰:「『兵』,械也。从廾持斤,并力之皃(貌)。」嗯,两只手(廾)拿着一把斧头(斤),这就是兵,很直接明了是吧。然而我又看到了「戒」字,《说文》里也是一句话:「警也。从廾持戈,以戒不虞。居拜切。」 此时一个问号就从我脑中冒出来了:双手持斤为兵,双手持戈为戒,为什么造字方法类似,造出字意义却不一样呢?或者说,为了表达这两种意思,为什么一个选了「斤」,一个选了「戈」作义符呢? 我想知道是不是有什么讲究。

《说文解字》里不会有答案,于是我就上知乎提了这个问题,并得到了大佬的解答, 不仅长了古文字的知识,也长了兵器的知识。在此以我的感激和敬意,给当年的那个知乎。

除了汉字,别的领域里,辨析的例子比比皆是。比如一个简单的横杠字符,在 Unicode 里就有 hyphen(-), en-dash(–), em-dash(—)好几种1,它们各自使用的场景不同,在讲究的场合里不能乱用。

在 Python 的对象模型里,关于获取属性的魔法方法有 __getattr____getattribute__ 两个,它们的区别是什么,什么场景该用哪一个?

《街霸》里的隆和肯为啥都会波动拳和升龙拳?他们俩使用起来又有什么细微的差别?2

「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」,除了橘和枳,还有橙、柚、柠檬等一大堆,他们有什么关系?于是可以了解到芸香科和那乱七八糟的神奇谱系。

这鸟明明长得差不多,一会叫雕,一会叫鹰,一会叫隼,一会叫鸢,为什么要区分名字?

更不要说近义词辨析是提高英语的方法之一了,preserve, conserve, reserve 有什么区别3

好了不多说了,感觉此时我就像孔乙己,炫耀着「你知道回字有四种写法吗?」

Footnotes

  1. Hyphen vs. Dash – – — What’s the Difference?

  2. Can someone please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yu and Ken?

  3. Preserve, Conserve, Reserve

Share: